刚到办文岗位不久的一天,同事急匆匆送来一份文件,是报请省委审核印发某文件的请示,我赶紧签收并报告。
不一会儿,处长告诉我,已和来文部门初步沟通并向分管厅领导报告,由我按程序办理,还特别交代:“这个事情比较紧急,要尽快办理,争取下午一上班就送领导审阅。”
我粗略地翻了一下,文件厚厚一沓,有60多页,光附件就3个。第一次处理这样的“大文件”,时间又这么急,我心里顿时有点慌。但转念一想,第一次接“大单业务”,我一定要好好证明一下自己的能力和水平,立马打起十二分精神,心中盘算了下预留给处长的时间,“事不宜迟,马上开工!”
由于经验不足,加上又兼顾处理其他工作,当核完文稿主体部分,午饭都没来得及吃,抬头一看时间,已经十二点半了,我顿时紧张起来,感觉像是考试快结束了发现还有一道大题没做。于是,我在校核附件时不由自主地加快速度,心想主体没问题附件也不会有什么问题,于是一目十行,总算在计划的时间节点把文稿和拟办意见交到处长手上。没想到处长却说,“放我这儿吧,我先看看”。我心想:怎么感觉一点都不急。
回到办公室,我焦急地等待着。过了一会儿,处长拿着文件来了,“你看一下,文件中这两处同样的指标,数据却不一样”。我接过来一看,果然,文稿的主体和附件中两处数据不一致。“你和报送部门核实一下,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?”我马上和经办同志电话联系,经反复核实,原来报送的文件稿主体部分数据核查修正后,他们忘记把附件里的数据一并修改了,才造成现在的“乌龙”。
“真相大白”后我真是又羞又愧。处长见我一脸窘迫,语重心长地说:“办文工作虽是基础性工作,但政治性强,我们处理每一份文件都是在服务党委和领导作决策,任何一点失误都会影响决策的效果和效率,所以责任重大,使命重大。处理文件一定要把牢政治关口、提高工作标准,平衡好‘快’与‘细’的关系,越是急件越要沉着冷静、严谨细致。”
后来,我认真总结教训,处理各类文件时注意区分轻重缓急、科学统筹节奏、时刻把握标准。“慎易以避难,敬细以远大”,办文工作更是如此,连标点符号也不能马虎,任何情况下都应做到一丝不苟、严谨细致、精益求精,于细微之处见精神,在细节之间显水平,真正发挥好以文辅政作用。
(作者单位:贵州省委办公厅文书处)
干督查不仅要“百事通”还得有“火眼金睛”
文/ 罗兆丹 插画/ 阿龙
回忆起我的第一次督查经历,至今记忆犹新。几年前,我刚从市里检察院遴选到自治区党委督查室不久,督查室牵头组织对各地推进工业发展、投资和项目建设、降成本等工作开展督查,我跟主任一组。
我们第一站到了一个工业强县。快进一家企业时,主任轻声叮嘱我,一会儿她和企业负责人交谈时,要我去找员工多了解些情况。于是,我先找到企业财务人员,想了解区降成本政策措施企业是否知晓。刚开始,他不愿多言,我灵机一动,运用在检察院工作时常用的询问技巧,让他放下了防备心理,很快打开了“话匣子”,说出了企业在当地贷款难、融资贵的问题。
后来我才明白这是主任的“策略”:有当地干部在,很多实情企业负责人不便透露,我们兵分两路,她留住当地干部,我便容易从企业员工那里摸到更多一手材料。
接着,由我对照督查清单随机实地抽查几个项目。出发前,主任叮嘱我:“一定多看看。”在一个农贸市场查看公厕改造项目时,项目业主表示两个月前就已建成并投入使用,还指着不远处的建筑告诉我,那就是改造后的公厕。一眼看过去,公厕外立面已刷了漆。项目业主正要带我去其他处转转,我突然多了个心眼,假装到一旁接电话。这时,我发现从市场通往公厕的通道不像有人经常经过的样子,等走近才知道,门都被锁住了!公厕里还堆着杂物,根本无法正常使用,当地干部见状,立即要求项目业主整改……
转眼我也从督查战线的“新兵”成了“老兵”,记不清参与过多少次这样的实地督查。为了确保实事求是反映问题、客观公正评价督查对象工作,对督查报告大家总是反复琢磨、数易其稿,经常到凌晨才定下来。常有抽调来参与督查的同志感慨:“原以为出来走走看看,很新鲜、很轻松,没想到强度这么大,比在单位上班累多了。”
我体会,干督查不仅要做懂政策的“百事通”,还得有发现问题的“火眼金睛”,有连续战斗的“金刚身”,有敢于较真碰硬的“包公脸”。督查切不可“虎头蛇尾”,做好“后半篇文章”更为重要,特别是对一些发现的问题,需要持续用力,督促整改落实。待年底时,还要再“回头看”。督查工作虽然很苦很累,但正如一位前辈所言,“通过真督实查打通政策落实的‘最后一公里’,推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,这种付出后的快乐与满足,最值得珍惜和回味。”
(作者单位: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督查室)